第一卷 政和风云 11 杭州风波-《重生大宋之哥哥救我》


    第(2/3)页

    方貌说的如此详细,一是说给官兵听,让官兵确认自己几人身份;二来也是说给那大汉听,让他不要露馅。

    “这是我们的路引,还请大人您查验。”

    这路引上还当真是写了杨峥、十三、十四三个名字,这倒不是杨峥有预知之能,只不过是此前有心带着方腊和方貌一起进京,只是后来改了主意,却也没再去更换。

    那兵丁接过方貌递过来的路引,翻看两下便还了回去,又看了几眼三人,便转去了下一桌。

    杨峥和方貌对了个眼色,便施施然的坐下,那大汉见状,一直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

    现在叫大汉有些不太对,那大汉去掉了脸上的伪装,与先前上来有了些许不同。

    大约一炷香时间,二层的宾客便已尽皆被盘查了一遍,几名负责盘查的兵丁向那领头的将官报告,就见几个兵丁说了几句,有几个兵丁指了指几个方向,其中正有那先前盘问杨峥这桌的兵丁朝杨峥这边指了一下。

    那领头将官当先朝杨峥这桌走了过来,顿时间整个二层寂静无声,所有人都朝杨峥这桌看了过来。

    那大汉顿时身体再次绷紧,先是向杨峥投去一个眼神感激的眼神,然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就要站起,准备先下手为强,看能否突围而出。

    就在大汉即将起身发难的刹那,杨峥的手再次按在了他的肩膀之上。

    正此时,那领头将官已然到了近前。

    杨峥定睛朝那将官看去,之间这将官国字脸,浓眉阔眼,方口大耳,颚下一缕山羊胡,两鬓略有些斑白,看起来颇有威势,给杨峥一股渊渟岳峙之感。

    见将官过来,方貌当先起身上前:“官爷,可是还有何不妥?”

    “你们说是要赴京赶考?文书拿来我看下。”

    方貌忙翻找出文书递给那将官。

    “从睦州去东京你不走衢州,为何要来杭州?”

    “大人,学生从未出过睦州,却早闻杭州繁华之名,此次难得出门一趟,时间也还算充裕,便想着见识一番,家师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学生此来也是想要博闻广记,增长一下自身阅历。”杨峥闻言连忙解释道。

    那将官闻言看了一眼杨峥,又转头看向方貌和那大汉。

    “这是我家护院杨十三和书童杨十四,都是随我一路上京的。”

    方貌到算还好,表情自然,那大汉却明显有些紧张,被那官兵盯着,身子绷的更紧,眼神微微躲闪,不敢与那官兵对视,只将眼光定格在哪官兵腰间的佩刀之上。

    “我家这护院有些内向,还请官爷勿怪。”杨峥见那青年表现不由解释了一句。

    那将官皱着眉头低头查验了杨峥的文书,杨峥的身份让他有些顾忌,尽管那个护院看起来有些不太自然,但他却不好直接发难。

    “咦。”就在这时,却听旁边桌发出一声轻咦。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那发声之人看去。

    “没事,没事,我眼花了。”说话之人真是杨峥邻桌方才说朱大人被刺杀的人。

    那将官却好似找到了突破口,皱了皱眉,叫过掌柜低语两句,掌柜转身下楼,紧接着便领着先前在二楼引路的小二上来。

    “这三人可是一起来的?”

    小二在杨峥三人脸上扫过,却看见杨峥略带威胁的眼神,有些胆怯的小声说道:“小...小的...也记不清了。”

    “那你再好好想想?”那将官却不肯放过,继续逼问小二。

    小二被这么一吓,更是害怕,双腿打颤:“管...官爷,方才人多,小...小的确实记不清了。”

    “哼。”那将官却依旧不放过,似乎对那大汉始终有所怀疑。

    “你是护院?”那将官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大汉。

    大汉本就紧张的身体僵直,此时在将官的逼视之下,更是紧张,嘴皮都有些不利索,半晌才挤出一个“是”来。

    “怎么称呼?”

    “小……小的,杨十三。”

    “那你家少爷姓谁名谁来自哪里?”

    “我……我家……少爷杨峥,从睦州清溪县而来。”

    这个方才小兵盘问的时候,方貌特意自报了一遍家门,那大汉留心自是记了下来。

    “哦,原来你们都是从清溪县来的啊,那可巧了,我也是清溪人。”

    那将官似乎是遇到老乡一般,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多了些许热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