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正心指-《天刀遗录》
第(2/3)页
敬不违看着眼前被惊住的两人,和远处一脸恐惧的先天们,偷偷的松了口气,看来这一招冒险用出的绝技出乎意料的好使,将对方给逼住了。
他表情一片淡然,也不开口说话,只是遥遥望着远方,好似不将对手放在眼里,暗中却飞速回复着消耗的真气和精力。
。。。。。。
儒家功法讲究力量来自于经典,而敬不违修炼的《礼记大学注》,就是从儒家四大至高经典之一《大学》之中延伸出来的高级功法。
不过圣人智慧不可思量,儒家经典浩瀚无垠。哪怕是四书中最短的《大学》,其中蕴含的道理也不是一个普通人能随便研究透彻的。
特别是将理论化入武学后,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理解和修炼方法,而侧重点都各不相同。
就像《大学》之中含有“三纲八目”,分别是“明明德、亲民、止于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初的儒家圣人太过厉害,不知他是如何提出和修炼的这些理念和道理,至少现在即使是天人强者也做不到完全贯通“三纲八目”。而且这其中还蕴涵了“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两种完全不同的理想,让无数大儒无法平衡二者。因此几乎所有的儒家弟子都是选择一种或数种进行钻研。
敬不违由于天赋不算出色,因此最早选择的方向是最容易理解的“修身”,而等到努力刻苦成为白鹿书院的高层之后,又兼修了“齐家”。一直到跨过外神第一道阶梯晋入炼真期后才又选择了第三个“正心”。
而刚刚他对大圣门长老使用的那一指,就是他从“正心”之道中领悟的“正心指”。
所谓“正心”,《大学》曰:“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这其实就是告诉儒者保持心境平和的重要性,而身为已经对“修身、齐家”略有所得的外神强者,敬不违在“正心”方面也有些领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