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无限莲环-《天刀遗录》
第(2/3)页
也就是蓝宁二人见识不够,不识得此招,只觉得奚兄好生厉害,只是一招就破解了对手的合击,却没有其他感想。
要是敬不违在此,就能瞬间明白,奚思明的来历恐怕不凡的很。要知道之前奚思明自承主修“格物”,而他也能看出对方的真气与自己相类,确实是本经《大学》一脉。不过因为儒家派别繁多,哪怕字数最少的《大学》都有十几个派别,因此也就没有深究。
但“无限莲环”却瞬间就暴露了奚思明并非敬不违这种完全遵循本经的传统儒生,因为这一招来自于一套顶级神功《青莲剑典》。
这个世界大部分儒生都是以本经为主,资质平庸先天封顶的基本都是研习前辈走过的道路。而一部分拥有自己思想的儒生则会在本经或前辈的注解中再加入自己的认识,这也类似于其他武者的领悟战意,只不过要容易一些。事实上一个儒生要想晋入外神,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而要是窥望天人,则必须在圣人所开之路后再走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这就基本上和领悟战意完全相通了。
也正是因为不能完全跟随前辈的脚步,所以数千年来儒家分出了庞大的支系脉络,其中大部分都是延伸解释本经,毕竟圣人微言大义,常常一句一词甚至理解不同都能再出一个分支,所以有野心的儒生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路。
但也正因为如此,总有些别出机杼的天才能踏破窠臼,只以本经为先天之基,却不去解释推演,而是另起炉灶再建新元,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其中记载着“无限莲环”的《青莲剑典》就是这样的一门顶级神功。
《青莲剑典》是千余年前被誉为“诗仙”的太白居士所创,并以此为本进阶天人。太白居士早年也曾在两大书院之一的修辩书院中学习,他是因为上佳的根骨和少年时的聪慧被吸收进去的。本来先生们以为找到了一个好苗子,可是没想到十年过去,他的成绩并不出众,对于经典的解释干涩无聊,聪明的头脑完全无法用在圣人之言上,反而是在诗歌一道大放异彩。
可惜那个时代诗词歌赋都被认为是娱人娱己的小道,既不能增加学问,也不能入武求道,因此让先生们失望不已。要不是因为修炼极快,是同批学子里功力最深厚的一位,早就被踢出书院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可能进阶外神,最多就是先天巅峰的水平,早晚都会被后边的人赶上。
其实无法晋升外神也无所谓,要知道门派中大部分人都是先天止步,即使顶尖门派也不例外。既然他不能发展自己的学说,那就留下来当个充实书院实力的打手吧,毕竟天下两大书院之一的名号可不是光靠着天人们赢来的,也需要大量先天境的弟子成为根基守护。
可是关键就在于他刚入学时太过出彩,不但修行极快,而且过目不忘,在学习经典阶段回回都拿第一,被寄予了厚望。院中资源大量倾斜于他,自然也引起了许多同学的不满。
结果希望多大失望多大,当发现太白居士无法解释经典,没有外神希望,先生们最终放弃他的时候,之前那些嫉妒他的同学就开始变本加厉的欺负嘲笑他。
太白居士本就是心高气傲的人物,哪里受得了这种气,于是和那些同学关系越发的激化,最后终于负气出走离开了修辩书院。
到了这里本来只是一个少年天才变平庸的普通戏码,这种情况每个时代都存在,并不是什么大事,而太白居士大概率也会终其一生困于先天郁郁而终。
结果没想到他在江湖中厮混了十几年后,修辩书院时期的一个同学晋升了外神,外出游玩时恰巧在杭州就遇到了他。
第(2/3)页